外观:磺胺氯达嗪钠为淡黄色结晶粉末状,而磺胺间甲氧嘧啶钠为白色至灰白色结晶粉末状。
分子式:磺胺氯达嗪钠分子式为C10H8ClN4NaO2S,分子量306.71,而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分子式为C11H12N4O3S,分子量280.303。
防治对象:磺胺氯达嗪钠主要用于防治畜禽大肠杆菌、巴氏杆菌感染,而磺胺间甲氧嘧啶钠主要用于防治敏感菌引起的各种疾病。
一、磺胺氯达嗪钠和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的区别是什么
1、外观不同
(1)磺胺氯达嗪钠:呈结晶粉末状,颜色为淡黄色,无味,溶于水。
(2)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呈结晶粉末状,颜色为白色至灰白色。
2、分子式不同
(1)磺胺氯达嗪钠:分子式为C10H8ClN4NaO2S,分子量为306.71。
(2)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分子式为C11H12N4O3S,分子量为280.303。
3、防治对象不同
(1)磺胺氯达嗪钠:主要用来防治畜禽大肠杆菌、巴氏杆菌感染。
(2)磺胺间甲氧嘧啶钠:主要用来治疗由敏感菌引发的仔猪黄白痢、猪弓形体病、仔猪水肿病、猪大肠杆菌病、猪萎缩性鼻炎、放线杆菌性胸膜肺炎、鸡白痢、禽伤寒、禽大肠杆菌病、鸡传染性鼻炎等疾病。
二、磺胺氯达嗪钠的作用机理
1、本品通过抑制四氢叶酸转换为叶酸过程干扰氨基苯甲酸(PABA)的生物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复制,只有可自身合成叶酸的微生物才对磺胺类药敏感。
2、对磺胺类药物敏感的微生物包括部分革兰氏阳性细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炭疽杆菌、破伤风杆菌、放线菌和产气荚膜杆菌等。
3、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肠道细菌等;放线杆菌,立克次体和原生动物的弓形体等球虫。
4、但近些年,磺胺类药物的耐药性正逐年产生。磺胺类药物对脓液、坏死组织和局部细胞碎片微生物抗菌中效果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