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期准备:于靠近海岸、交通便利、水源充足且水质干净的地带建立鱼池,花甲苗要求颜色均匀、大小合适、外壳无破损。
2、科学放苗:根据品种调整放苗时间,放养密度根据潮水量进行调整。
3、饲养管理:及时根据花甲大小进行分群养殖,养殖温度控制在15-30℃左右,并注意加大饲喂量。
4、注意事项:定期巡视鱼塘四周,及时淘汰弱势花甲并注意防治天敌。

一、避免花甲死亡的方法
1、前期准备
花甲对于环境的要求较高,养殖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是场地和花甲苗的选择,鱼池最好建立在靠近海岸、交通便利、水源充足且水质洁净的地带,花甲苗要达到颜色均匀、大小合适、外壳无破损的要求。

2、科学放苗
花甲苗的放苗时间根据品种的差异而调整,品种主要包含白苗、种苗和大苗,白苗的放养时间为每年4-5月份,种苗在12月份或次年2月份放养,大苗则在9月份放养,放养密度由潮水的量决定,潮水多则少放苗。

3、饲养管理
当花甲饲养一段时间后,因为每个个体之间的生长速度不一样,应该及时根据花甲的规格大小进行分群养殖,养护期间将温度控制在15-30度之间,在此温度范围内的花甲食欲会增加,因此要加大饲喂量。

4、注意事项
花甲在饲养期间,要定期巡视鱼塘的四周,查看是否有逃走或者受伤、患病的情况,及时淘汰生长弱势的花甲个体,并注意驱赶其天敌,防止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发现鱼塘受损后立刻修补。

二、花甲的简介
1、物种论述
(1)花甲是常见的食用贝类,学名蛤蜊,别称花蛤、蚬子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帘蛤目、蛤蜊科软体动物的统称。
(2)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洋中,全世界已知有35属199种,我国有30多种,常见的有西施舌、四角蛤蜊、中国蛤蜊等。

2、形态特征
(1)花甲贝壳呈卵圆形,多数种类两侧不等,壳薄,有的种类两壳闭合,多数种类一端开口或两端开口,常具壳皮,壳面光滑或有同心生长纹,壳内缘平、尖锐,壳顶大多突出、前倾,小月面和楯面常有明显界线。
(2)壳顶边缘有一个外韧带和一个韧带槽,内韧带居其中,左右壳都有侧齿,左壳单枚,右壳双枚。

3、分布范围
(1)花甲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洋,包括北美洲西海岸、澳大利亚、法国、印度尼西亚、越南、日本、朝鲜、菲律宾、中国等地,尤以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地最常见。
(2)我国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等沿海地区均有分布。

4、生活习性
(1)环境:花甲是海洋底栖性贝类,具体分布因种类不同而不同,大多数生活在水质清澈、潮流通畅的潮间带至水深30米的浅海中,少数种类能生活在百米以上的深海中。

(2)食性:花甲是滤食性贝类,只要颗粒大小适宜便可摄食,常见的食物有小球藻、圆筛藻、舟形藻、菱形藻等藻类及无脊椎动物卵子、桡足类、无节幼体、有机碎屑等。

(3)繁殖:花甲是卵生软体动物,多数种类有1-2个繁殖季节,例如坚固马珂蛤有2个繁殖季节,而中国蛤蜊则只有1个繁殖季节,同一种类在不同的地区繁殖季节也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