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途:饲料主要为动物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而饲料添加剂主要是为了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或改善饲料物理性状、增强免疫力。
成分:饲料主要成分包括能量、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而饲料添加剂主要成分包括各种化学物质、微生物、酶制剂。
用量:饲料饲喂量需根据动物需求调整,而饲料添加剂用量需严格把控。
一、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区别
1、用途不同:饲料是动物必需的营养物质,为动物提供能量和营养素,主要限于动植物躯体、果实和微生物发酵产物等所固有的成分。而饲料添加剂则是用与天然饲料无关的物质进行人工组合调制后添加到饲料中的物质,旨在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或改善饲料的物理性状、增强动物免疫力等。
2、成分不同:饲料中的成分主要包括能量、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及水。而饲料添加剂则是各种化学物质、微生物、酶制剂等,这些添加剂在饲料中的用量很少但作用显著。
3、用量不同:饲料的用量可以根据动物需要加以控制。相比之下,饲料添加剂的用量则需要严格掌控,因为过量的添加剂可能会造成动物反应、代谢紊乱等问题。
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
1、饲料级矿物质、微量元素43种
硫酸钠;氯化钠;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碳酸钙;氯化钙;磷酸氢钙;磷酸二氢钙;磷酸三钙;乳酸钙;七水硫酸镁;一水硫酸镁;氧化镁;氯化镁;七水硫酸亚铁;一水硫酸亚铁;三水乳酸亚铁;六水柠檬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甘氨酸铁;蛋氨酸铁;五水硫酸铜;一水硫酸铜;蛋氨酸铜;七水硫酸锌;一水硫酸锌;无水硫酸锌;氧化锌;蛋氨酸锌;一水硫酸锰;氯化锰;碘化钾;碘酸钾;碘酸钙;六水氯化钴;一水氯化钴;亚硒酸钠;酵母铜;酵母铁;酵母锰;酵母硒。
2、饲料级酶制剂12类
蛋白酶(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淀粉酶(地衣芽孢杆菌,黑曲霉);支链淀粉酶(嗜酸乳杆菌);果胶酶(黑曲霉);脂肪酶;纤维素酶(reesei木霉);麦芽糖酶(枯草芽孢杆菌);木聚糖酶(insolens腐质霉);β-聚葡糖酶(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甘露聚糖酶(缓慢芽孢杆菌);植酸酶(黑曲霉,米曲霉);葡萄糖氧化酶(青霉)。
3、饲料级氨基酸7种
L-赖氨酸盐酸盐;DL-蛋氨酸;DL-羟基蛋氨酸;DL-羟基蛋氨酸钙;N-羟甲基蛋氨酸;L-色氨酸;L-苏氨酸。
4、饲料级维生素26种
β-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A乙酸酯;维生素A棕榈酸酯;维生素D3;维生素E;维生素E乙酸酯;维生素K3(亚硫酸氢钠甲萘醌);二甲基嘧啶醇亚硫酸甲萘醌;维生素B1(盐酸硫胺);维生素B1(硝酸硫胺);维生素B2(核黄素);维生素B6;烟酸;烟酰胺;D-泛酸钙;DL-泛酸钙;叶酸;维生素B12(氰钴胺);维生素C(L-抗坏血酸);L-抗坏血酸钙;L-抗坏血酸-2-磷酸酯;D-生物素;氯化胆碱;L-肉碱盐酸盐;肌醇。
三、饲料的加工步骤
1、接收初清工序
散装原料玉米、豆粕接收,初清接收工序,首先要做的就是去除原料中的杂质,然后通过接收设备和除磁设备按计划输送到筒仓。装卸的时候,要将原料检查后放到仓库内,确保接收环境的清洁。
2、配料工序
由每个配料仓下的喂料器向配料秤,并由配料秤对每种原料进行称重后,输送到待粉仓,然后加少许预混料,这样可以提高配料的精度。
3、粉碎工序
粉碎工序指将待粉碎仓中的原料喂入粉碎机粉碎成粉料,然后通过输送机械送至待混仓备用。本工序的目的是控制物料粒度,本工序设计粉碎机的效率决定这套工艺设备的产能,它也是粉状料生产中能耗最大的工序。
4、混合工序
将粉碎好的各种原料卸入混合机,然后向混合机中的饲料添加油脂,将所有组分混合均匀,让原料混合均匀,对于生产颗粒饲料,混合好的粉料将被送入待制粒仓。
5、制粒工序
混合后的物料由待制粒仓中经磁选、调质后被送入制粒机压制室,并被压制成颗粒饲料,再通过冷却塔冷却,并经筛分设备筛选出标准颗粒成品料。冷却时应根据品种、室内温湿度、季节等因素调整冷却塔,达到合格的颗粒温度与湿度。
6、成品包装工序
饲料从成品仓内由打包称对成品进行称量,使用包装袋装好,然后由食用标签封口,运往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