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洒药剂:喷洒灭菌剂,例如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将药剂与水混合后喷洒在病害部位。
消灭病株:将患病植株挖出并烧水,避免感染给其他植物,挖出后喷洒多菌灵溶液。
通风透气:定期通风透气,适当进行修剪,剪去过密枝条。
预防方法:选择抗病品种进行栽种,栽种前将种子放入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栽种后适当施肥。
一、玉米褐斑病怎么防治
1、喷洒药剂
玉米出现褐斑病后,可以向植株喷洒灭菌剂。首先需要从市场上购买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者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然后按照包装上的剂量,将药剂和清水充分混合后,喷洒在玉米遭受病害的部位,让植株恢复健康的生长。
2、消灭病株
如果玉米出现的病害较为严重,则需要将患上褐斑病的植株从土壤中挖出,并烧毁,以免感染其它健康的植株,对于挖除的区域,需要撒上生石灰、或者喷洒多菌灵溶液,消灭土壤中的细菌。
3、通风透气
玉米出现褐斑病,可能是植株间的通风性过差导致的,所以在养护玉米时,可以为其定期的通风透气,可以对玉米进行修剪,剪去其生长过密的枝叶,也可以将玉米栽种在通风性较好的环境中,保持环境的空气流通。
4、预防方法
在栽种玉米前,可以采取措施预防褐斑病的出现,首先需要选择抗病性强的优良种子进行种植,在种植前还可以将种子浸泡在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在栽种后,可以为玉米提供营养均衡的氮磷钾混合、尿素,提高植株的免疫力。
二、玉米褐斑病的症状
1、该病害主要发生在玉米的叶片、叶鞘、茎秆等部位,最先发生的部位通常为玉米顶部的叶片,尤其以叶片、叶鞘的交接处较多,病斑密集成行。
2、发病初期,病斑为黄褐色或红褐色,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至线形,隆起附近的叶组织一般呈红色。小病斑会汇聚在一处,病情严重时叶片上出现数段病斑(甚至会布满叶片),叶鞘、叶脉上出现大块的褐色斑点。
3、发病后期,病斑的颜色变为褐色(或黑褐色),并形成不规则的大斑块,连片后经常会导致维管束坏死,使得叶片没有办法输送养分,继而枯死,最后导致玉米的产量下降。